专栏文章 zlwz.cn http://www.zlwz.cn 今天,一则外媒的消息,在朋友圈激起千层浪。 消息称中国计划于本月公布比预期更严格的新规定,整顿规模达1200亿美元的民间教育培训行业,包括对广告设限,以及试行禁止假日期间补习。其中两名了解相关计划的人士表示,新规旨在减轻学童的压力,并通过降低家庭生活成本来提高出生率,最早可能于下周公布并在下个月生效。消息人士说,新规将在北京、上海和其它几个大城市试行禁止寒暑假期间的线上和线下补习。
此消息加剧了教育中概股股价的大跌。甚至有人预言,校外教育培训业over了。更有人联想起6月15日教育部成立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认为就是为了给校外教育培训业“收官”。 校外教育培训业,可谓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治理难题。尤其是寒暑两假,特别是暑假,是校外培训乱象不折不扣的高发期。对于有些校外培训机构来说,一年中约一半的收入来自暑假,“暑期档”大概比过年还要热闹,暑假衔接班、预科班、新生班、提高班、冲刺班、包过班,“总有一款适合你”。每个东奔西走的孩子身后,都跟随着价格不菲的课时费。 网上有人对此禁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剂猛药,如果真的落实这一禁令,将会产生大量从业人员失业,学费退费纠纷,在长达约两个月的暑假中孩子去哪里等一系列问题。也有的观点认为,从现实看,为提高孩子的升学竞争能力,家长的培训需求是现实存在的。如果没有合法的渠道满足,培训就会转到地下,一是请家教,二是被机构辞退的培训老师、员工到小区里租房搞培训,这些机构没有合法的资质,隐藏在小区中,会更难管。我国当前的培训业,就是从之前请家教演变而来,为的是规范,有质量保障。如果治理校外教育培训,回到请家教和地下模式,这显然不是治理的初衷。
笔者认为,上述这些观点都有它的道理,但彻底取消校外培训,最大的弊端,恐怕还在会拉大目前业已存在的贫富家庭出身的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方面的不平等,导致孩子们在人生起跑线的差距越来越大。 大家都明白,现在的校外培训,尤其是假期培训,是以办班的形式进行群体式教育培训。正因为是多人一起上课,费用平均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相对来说比较低廉,绝大多数家庭都能承受。如果取消了校外培训,就会催生一对一的“家庭教师”模式,有钱人家花高价请私人教师,给孩子进行校外辅导,而更多的普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这种高额费用,只能放弃。这样一来,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相应地,在中考、高考中也就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加剧,“寒门学子”面临的出路,也就越来越窄。
因此,治理必须基于现实,不顾现实的一刀切取缔校外培训机构,或者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正常的经营,难以起到治理实效。还需要认识到,当前教育评价存在的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问题,才是制造教育焦虑与内卷的根源,不从根本上治理这一问题,把责任推给培训机构,并不能给学生和家长真正减负。 公众号:夜读社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