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站优化 https://www.lizecheng.net/category-work.html 原标题:银行业又出了大妖股 来源:新金融琅琊榜 作者:董云峰 对普通散户而言,豪赌小银行,往往要付出代价。从曾经的大妖股张家港行,到苏州银行、常熟银行、渝农商行、青农商行,都是前车之鉴。 银行板块很久没有出现大妖股了。 这一次炙手可热的是齐鲁银行。自6月18日上市以来,齐鲁银行一路涨停,截至6月25日收盘,股价达到12.43元,较发行价上涨超过130%。 按照最新股价,齐鲁银行静态市盈率超过22倍,刷新了近年来银行板块记录,完爆宁波、平安和招行等明星银行。 是个“狠人”。 01 齐鲁银行是何方神圣?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银行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济南市商业银行;2004年,引入澳洲联邦银行入股,成为全国第四家与外资银行实现战略合作的城商行;2015年,成为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城商行。 今年6月18日,齐鲁银行登陆上交所,也是新三板挂牌银行转道A股主板市场的首例。 据招商证券此前预测,齐鲁银行21/22年归母净利润28.4/32.0亿元,同比增速12.6%/12.8%,合理估值为1.0-1.2倍21年PB,对应6.01-7.21元/股。中泰证券还要更保守,给出的PB不到1倍。 然而,齐鲁银行在上市后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在连续多日的涨停板之后,股价站上12元,市值569亿元,将成都银行、重庆银行和长沙银行等甩在后面;而高达22倍的市盈率更是一骑绝尘,比宁波银行高出了近7倍。 好一只大妖股。 02 齐鲁银行基本面如何? 截至2020年末,齐鲁银行总资产为3,602亿元,距离头部城商行万亿级别的规模,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其市值距离北京银行(3万亿)、江苏银行(2万亿),也就1倍的差距。 从盈利指标到资产质量,齐鲁银行的表现中规中矩;相对可圈可点的是,相比其他上市城商行,齐鲁银行当前的负债成本和净息差具有一定优势,不过其稳定性需要继续观察。 零售业务是齐鲁银行招股书讲述的主要故事。过去三年,其零售业务增长迅猛,但主要是按揭贷款与个人经营贷快速扩张的结果,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徘徊在30亿元左右,占比连年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末,齐鲁银行个人按揭贷款余额为304.63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17.73%,已经超过了监管最新要求的占比上限。随着个人按揭贷款业务空间见顶,其零售业务亟需找到新的增长点。 如果考察零售业务的收入与利润,其零售转型更显苍白。2018-2020年,其个人银行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27.40%、29.46%、28.34%,分部利润占比分别为21.71%、24.48%、22.63%,三年来基本原地踏步。 往大了说,齐鲁银行所处的山东,虽然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都不错,但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差距也是客观的。 它的质地配不上当前的股价。 03 齐鲁银行是有故事的。 今天在二级市场上追逐齐鲁银行的投资者很难想到,大概十年前,这家银行也曾上过媒体头条。 那是在2010年末,齐鲁银行在受理业务咨询过程中发现,某存款单位所持的“存款证实书”系伪造,引出了一起涉案金额逾百亿元的票据骗贷案。 案发后,济南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很快将犯罪嫌疑人刘济源及其他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公安机关调查发现,44岁的刘济源涉嫌贷款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和诈骗罪,涉案金额101亿元。 这就是“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据案,因涉及齐鲁银行的诈骗金额最多,逾70亿元,又被称为“齐鲁银行案”。齐鲁银行因此陷入困境,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才得以渡过难关。该行直到2013年4月才发布2010年财报,并披露受到的实际损失金额共计22.59亿元。 受此案影响,齐鲁银行在2010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飙升至13.97%,经过连续三年的核销,终于在2012年底消化了全部坏账损失。 此后不久,齐鲁银行重回增长轨道,并登陆新三板,也算知耻而后勇。 04 银行板块的上一只大妖股是张家港行。 这家银行的全称是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它来头可不小,是全国首家改制的农商银行,全国首家试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县级农商银行,全国首批登陆A股的农商银行…… 张家港行自2017年1月24日上市,股价从5.24元一路飙升至2017年3月16日的30.54元,大幅上涨6倍,市盈率高达77倍,市净率达到6.5倍。当日张家港行宣布停牌,直至当年4月5日才复牌,此后股价一路下滑。 2018年3月14日,证监会稽查总队向外界披露厦门北八道集团炒作“张家港行”“和胜股份”“江阴银行”三只次新股,操纵期间累计获利9.45亿元。证监会还作出了“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罚没款总计约55亿元,是证监会历史上处罚额度最大的一起案件。 时至今日,这只大妖股早已跌落凡尘。至6月25日收盘,张家港行股价5.55元,市盈率10.03倍,市净率0.90倍。 连带着埋葬了众多狂热的投机者。 05 银行业很难有什么奇技淫巧。 无论四大行的蜕变重生,还是招行、兴业的异军突起,除了人的因素,更要归功于中国经济起飞——赶上了这趟超级电梯,跟着飞跃到了今天。 这就是一个很传统、很重的行业。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阶段,基建与城市化的高潮已过,不要再指望什么增长奇迹,更不要轻信什么弯道超车。 这些年来,我们见证了多少所谓神话的陨落。曾经的民生如日中天,如今仍挣扎于低谷;这几年出事的恒丰、包商、锦州,也曾是银行业的明星。 对普通散户而言,豪赌小银行,往往要付出代价。从曾经的大妖股张家港行,到苏州银行、常熟银行、渝农商行、青农商行,都是前车之鉴。 这一次也不会是例外。 责任编辑:陈嘉辉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