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 大学时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不论是一个寝室上下铺的兄弟闺蜜,还是同个社团并肩作战的伙伴。
又或是因为相同爱好走到一起的大学同学。四年的同窗情谊,都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为什么同学聚会中,很少看到“体制内”的人 但也因为大学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在四年之后,大家都有各自的打算,于是再不错的感情都要面临着分离。
所以大学同学的情谊更是显得弥足珍贵,在大家毕业多年之后,总是会举办同学聚会,一起吹牛一起怀念青春。 但是同学聚会带来的并不是全是开心,有时候也会变成同学之间对于工作对于家庭的互相攀比,互相挤兑。
有些毕业之后混得比较好的同学总是更愿意出来筹办同学聚会,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更是来拉拢人脉,看是否能为自己所用。 哪怕同学聚会偶尔也会夹带着些许的不快,但是出于美好的回忆,大部分同学都还是非常愿意参加同学聚会。
但是很多人能发现,同学聚会上,一些在体制内工作的人他们鲜少出现。为此也有人做出猜测,难道是在体制内工作的这些同学瞧不起人吗? 为什么同学聚会上很少看到“体制内”的人? 1、体制内工作的身份带来限制 体制内工作的员工都是属于国家各种相关机构的公职员工,他们同时也代表着国家展现在人民面前的形象。
这些体制内工作的人们,应当注重自己的作风问题。有些聚会一般选择较为高档的地方,而且一聚会就容易出现喝多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自身形象。 2、担心他人有所求 中国人一直对体制内工作的人们带来巨大滤镜,觉得他们都是神通广大,有事相求只要他们肯答应就一定能办成。
但是对于体制内工作的人来说,他人有所求,不管是答应或是不答应,对自己来说都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为了避免这类尴尬事情的出现,他们干脆就不参加同学聚会了。
3、工作岗位要求 很多体制内工作都带有保密性质,可能是他们所对接的项目需要高度保密。一到了同学聚会,不可避免地就是要互相打听一下彼此的近况,包括工作内容之类的。 对于这类体制内工作者来说,说了又违反规定,不说吧又会有同学觉得你是在故作神秘。不管说与不说,一不小心又会闹得不愉快。
干脆还不如不参加这些聚会,从根源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总结 参加或是不参加同学聚会,都是个人选择。或许是时间不合适又或是临时有事情不能参加同学聚会,不管出于哪种原因,都没有必要对未参加聚会者进行诸多的猜测。 而且有些同学聚会的参加者彼此本就没有太多感情,没有太多话题可谈论,去了也会是无用社交。而在大学期间,玩得好的同窗也就那么几个。对于同学聚会要不要参与,还是要看个人情况。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