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佰企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佰企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佰企网公众号

佰企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中金公司发布AI研究报告:AI助力“碳中和”为十大行业赋能 将新增两万亿投资空间

2021-07-11 发布于 佰企网
扫地车

  “未来的10年,我们认为国内将新增两万亿人民币的投资空间。”7月9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投融资主题论坛上,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彭虎说到AI助力碳中和带来十大领域投资机遇时表示。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60年。彭虎说:“今年以来,以‘AI+’为代表的业务创新模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极大地优化了我们社会的生产力,并对现有的产业结构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比如从资本市场的视角看,在2018年以后的一级市场上,一批AI创新企业通过科创板成功上市。伴随着二级市场融资热度不断提高,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总额达到1748亿元,同比增长73.8%。并且,今年发行的人工智能资金规模已超过100亿元。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的火热体现了国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中金公司认为,碳税碳价、技术创新、社会治理是实现碳中和的三条道路。其中技术创新层面,人工智能有望从多维度助力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目前,根据机构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统计数据来看,电力、制造业、交通、居民及其公共服务的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中占据的比例已经超过90%。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的统计来看,中国在电力行业、钢铁、建材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也超过了整个碳排放的88%。

  彭虎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助力我们的社会和企业提高运营效率,也可以作为预测、监测和优化碳排放的智慧大脑。

  根据波士顿咨询的公司研究统计数据来看,至2030年AI的应用有望至少减少26-53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为企业创造超过1.3万亿美元的价值。

  对于“AI+电力”,供能效率的提升将成为行业转型的下一个重点。比如在新能源发电上,通过发电端源、网、荷、储的互动调配以及发电、输电等各个环节的发电效率的提升,经过中金公司的核算,未来有望每年可持续减少超过600亿千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对于“AI+制造”,AI赋能制造行业主要体现在设计端、生产端、运维端、检测端、物流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实现降本提效,节能降耗双重发展。

  对于“AI+汽车”,智能驾驶技术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AI的智能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行车密度、道路容量,缓解拥堵和改善秩序。

  对于“AI+城市”,利用AI工具调整城市规划,每年可以大量减少通行距离,对应减少碳排放。以杭州为例,在通过城市大脑感知系统来进行车辆运营效率和轨迹分析后,几年的时间让城市拥堵排名从全国前三下降到第四十八位。

  基于以上内容的支撑,彭虎表示:“未来的10年,我们认为国内将新增两万亿人民币的投资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AI助力碳中和十大领域的投资机会,包括智能电网、民用无人机、移动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机器视觉、智慧城市、云计算、AI芯片、智能驾驶和传感器。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彭虎表示,人工智能现在处于感知智能阶段。未来核心的发展点在于数据、算法和算例三个方面的持续优化。那么这个优化的核心是算法的迭代,所以在下一代的发展方向上,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知识图谱,存算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佰企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佰企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佰企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佰企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