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佰企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佰企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佰企网公众号

佰企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毁掉大山男孩的张桂梅,真的太自私了!”

2021-07-24 发布于 佰企网
重庆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yyk.39.net/cq/zhuanke/1dd03.html

前几天,我被张桂梅的热搜感动落泪了。

张桂梅发现一名学生没有来上学,于是到家里了解情况。

学生不敢直视她,眼神闪烁,别过了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不想告诉你,我不能上学了,不想上,我不想上。

这个女孩,看起来这么委屈,又怎么会是真的不想上学呢?

说完这话,张桂梅和学生抱头痛哭。

随后,她们相互搀扶着走进屋里。

学生蹲在地上哭着说:张老师,我好对不起你。

张桂梅轻轻拍着她的头发,温柔而坚定地鼓励她:

跟我走吧,在我那睡,在我那吃。自己下好决心,把书读出来,在山里面不走出去,这怎么生活。

这样一位倾己所能,只为让更多大山女孩接受教育的伟大人民教师,多少赞美之词都不足以表达我对她的尊敬。

但是,你敢相信吗?

在某些人眼里,张桂梅将女孩们送出大山,竟是一种罪过。

为此,他们在网上对她大肆辱骂。

其中,最恶心的要数清华高材生李新野。

张桂梅改变了女孩子的命运,

但却动了他们的奶酪

在李新野看来,张桂梅让女孩们接受教育,是在给她们洗脑。

为的是把更多女孩拉下水,和自己一样“断子绝孙”。

他还认为,张桂梅鼓励女孩们走出大山,是对大山的地域歧视。

对此,他用了一个逻辑很鬼扯的比喻:

大山女孩本来没法获得教育,世世代代只能给中国人生孩子。

但她们接受教育后,走出了大山,拿到了奖学金。

毕业后和外国人打工、结婚、生小孩,获得了更好的生活。

所以,这就是对原生地域的歧视。

看到这个比喻时,我有一个疑问:

在比喻里,他自己也说了,大山女孩可以因为接受教育而获得更好的生活。

而我们奔波忙碌,折腾自己,最终目的不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吗?

那他为什么还是不支持大山女孩接受教育呢?

难道就因为不满大山女孩走出来后,不愿意再回去大山里传宗接代吗?

你还别说,这名清华高材生,真的把生孩子看得非常重。

李新野曾在知乎上斩钉截铁地说:下崽,比读书重要一万倍。

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走上了读书的不归路。

如果当年躺平在家,现在家里已经给他安排好村妇,下了四五个崽了。

你敢相信吗,这样粗俗的话,竟然出自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清华高材生?

同样因此而反对大山女孩接受教育的,李新野并不是独此一人。

大V儒家公羊学,曾在微博上愤然讨伐道:

农村女童跑了,农村的男童怎么办?长大后要打光棍?

不要再变着花样把农村的女性资源弄走!

原来,在他看来,农村女童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种资源。

她们不配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只应该作为农村男性的私有资源而存在才对。

我还看到了更恶臭的言论。

原话实在过于肮脏,我就不忍完整复述一遍了。

简单来说就是,他认为大山女孩接受教育的出路,只是当城里人的性资源而已。

而没有了女性之后,就会影响大山男人的脱贫动力。

所以,让大山女孩接受教育,就会造成对扶贫的破坏。

由此,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

张桂梅让大山女孩接受教育,是从女孩的角度出发,希望她们可以拥有更好的未来。

而这些人反对张桂梅的原因,却是从男孩的角度出发,认为女孩们走出大山会影响到男孩们的未来。

似乎,在他们的逻辑里,女性的存在,应该是让男性生活得更好。

她们不应该因为追求自己的生活,而坏了男性的好事。

我曾看过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本质:

他们反对张桂梅,是因为张桂梅改变了女孩子的命运,但却动了他们的奶酪。

他们怨恨张桂梅的教育,是因为她毁掉了这群“土皇帝”的信仰。

千百年来,他们从来不将女性视为和他们平起平坐的独立个体。

在他们眼里,女性就应该是听话的免费保姆,和传宗接代的生育机器。

一旦女孩子们接受了教育,拥有了独立的思想,走出了大山。

届时,他们就失去了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性资源,“土皇帝”的美梦自然就要破灭了。

所以,他们听到女孩要接受教育后,就急得跳脚了。

赶着要在此之前,切断女孩们生而为人应有的权利和欲望。

她们都感谢

当年拼命读书的自己

李新野们的思想,非常危险。

如果剥夺了女性求知的权利,她们就无从知道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甚至,连自己的一生是如何被毁掉的,都不自知。

是否接受教育,会让孩子们的命运造成多大影响呢?

我们可以从纪录片《出路》,找到答案。

山区女孩马百娟,12岁才上二年级。

每天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放学后还要给家里干农活。

生活很苦,但她脸上的笑容却很甜。

对她来说,能够在学校学习知识,就已经很知足了。

她在日记本里,写下自己憧憬的未来:

“长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学,上了大学以后,要去打工挣钱。

我要一个月挣1000元买面,因为我家的面不够吃。

我还要盖房子,挖水窖,因为我们没水吃。”

然而,马百娟的愿望落空了。

15岁那一年,在家人的安排下,她辍学了。

她父亲认为,女孩子早晚是别人家的,书不用念太多,找个好女婿才是正经出路。

辍学后,马百娟开始四处找工作。

但因为没有学历,而四处碰壁,举步维艰。

16岁那一年,还是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嫁给了表哥。

不经世事的她,就这样茫然地告别了学业,步入了婚姻。

此后,她没有再接过工作人员的电话,她过得怎么样,我们也就无从得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让她的人生非常受限。

(马百娟和几个同龄孕妇在村里拉家常)

纪录片的另一个故事,来自徐佳。

和马百娟不同,徐佳的家人吃过太多没文化的亏。

他们坚信,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即使经历过两次高考失败,他依然选择了第三次复读。

每天早上5点起床,匆匆起床赶往学校备考,日复一日的咬牙坚持。

最后,他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

转眼4年过去,到了毕业季,徐佳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迷茫期。

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几经波折后,他将自己“卖身”给了一家月薪3000多的公司。

说不上多满意,也不知道这条路对不对,签约后他感觉有点不踏实。

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见步行步了。

几年后,徐佳和大学的女朋友结婚了,也有了自己的车子和房子。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从家徒四壁的农村,到在武汉安家立业,也算是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想,徐佳应该很感谢当年拼命读书的自己。

张桂梅的学生们,想必也是如此。

那些走出大山的女孩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此前,学生们录制了一个视频向张桂梅分享自己的现状:

有人成为了一名医生。

有人成为了一名教师。

有人成为了一名研究生。

有人成为了一名交通警察。

读书是否改变了这些女孩们的命运?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女孩子读书,

是为了当自己的女王

如果没有张桂梅,很多大山女孩的人生,只能被锅碗瓢盆困住。

她们无法想象,山的外面到底是什么,也没有能力和勇气走出大山去看看。

是张桂梅,照亮了她们的人生;是读书,改写了她们的命运。

(图源自知乎网友@sally)

女孩子读书求知,既不是为了成为谁的女朋友,也不是为了吸引谁的目光。

而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亮眼的学历,有能力争取高薪的工作。

最后,成为独立自强的女王,不需要当任何人身边的要饭乞丐。

这一点,希望所有女孩子谨记,同时也希望所有人知道。

请尊重每一个诚心诚意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女孩子。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佰企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佰企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佰企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佰企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