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隐形井盖 邓小平和卓琳夫妇,自1937年成婚以来,一直琴瑟相和、白首偕老。 在爱人的支持下,邓小平不但度过了硝烟纷飞的战争年代,也经历了和平时期的三起三落,直到最终执掌中央,推行了改变中国千百年面貌的改革开放。 一生伟业,辉耀千古! 当然,作为一个“耙耳朵”的四川人,邓小平也是管不了家庭大权的。 家里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孩子怎么样,统统只有北大的高才生卓琳才有发言权,也从来不需要丈夫烦什么神。 所谓“邓小平治国,卓琳治家”,两人合作得十分默契。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饮水思源,就算邓小平也得感谢老丈人! 欢迎继续阅读,敬请关注了解更多! 01 邓小平的老丈人不姓卓,姓浦。 清代末年,在云南宣威有一位拔贡,名叫浦春澜。他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个个都很聪明。老大、老三和老四,先后都考上了秀才,唯独他最寄予厚望的老二浦在廷出了岔子。 浦在廷觉得朝廷中兴无望,科举之路会越走越窄,于是决心弃文从商。 从事后看,这么做显然大有先见之明。但在当时看来,这么做无疑是离经叛道。好好的读书人不做,却想着去营营苟且。这可把老父亲气得够呛,差点没断绝父子关系。 这位有个性的浦家老二,就是后来邓小平的老丈人。 只是浦春澜身为拔贡,虽然清贵也受人尊重,但养家糊口全靠自己坐馆授课,家里也就并没有什么余钱。 浦在廷的从商之路,注定要白手起家。 宣威古城 而当年在云南如果想经商,又没有什么本钱的话,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拿命换钱。 云南自古多山、交通不便,所有的货物进出,全靠人驼马背。山里的普洱茶,运出去就身价百倍,山外的针头线脑,运进来也一样价值不菲。 然而山高路远,林密匪多,又有猛兽瘴气,一路上都十分危险。因此有钱的商号,就组织了各式各样的马帮。 马帮的头儿叫马锅头,负责招人用人、采买开销、内外联系和掌勺分菜,管理着整个马帮。因为马大多都是他的,因此马帮赚的钱能分到大头。 马帮里还有很多马脚子,每人负责赶10来匹骡马。他们在马帮里干上两三年后,也能分上一两匹骡马,挣的钱可以归自己,收入算起来也颇为丰厚。 马锅头选马脚子,一要吃苦耐劳,二要悍勇不怕死。在深山密林、河流喘急时,马脚子要扛着货物、推着骡马;在土匪抢劫、同行火并时,马脚子要挥刀上前、你死我活。 因此马脚子赚钱虽然不少,但能平安干下来的不多。吃这碗饭,生死要先置之度外。 不过浦在廷不怕死、只怕穷,一咬牙一跺脚就当了马脚子。 马帮 02 邓小平的老丈人,当了马脚子也与众不同。 因为读过书的缘故,浦在廷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见识也显得十分高明。在马帮里,他很快就获得了马锅头莫老大的赏识。 莫老大曾和另一伙马帮火并,也因此得罪了对方的保护伞土匪胡大。在几次运输中,都遭到针对性地抢劫。幸而马帮人手众多,马脚子们也敢战不怕死,才堪堪过关。浦在廷也十分勇猛,挥舞雪亮钢刀砍倒了一名土匪。 不过浦在廷作用不止如此,他毕竟有头脑,认真分析后就觉得,长此以往对马帮不利。他找到了莫老大,分析利弊道:”锅头,世上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敌明我暗,如果对方不放弃偷袭,总有一天我们要倒大霉!不如干脆和对方做一个了断。“ 莫老大心动,但又怕干不过土匪,因此犹豫不定。 浦在廷趁热打铁,劝说马锅头购买犀利火器。他说道:“锅头,你多花点钱买枪,就能少发点弟兄们的烧埋银子,这笔账算得过的!” 莫老大在浦在廷地劝说下,托人从昆明购置了几杆法国照门枪,又故意泄露了马帮的行程,终于引得胡大匪帮来抢劫。 双方一战之下,莫老大完胜,消弭了祸患。 而浦在廷也抓住机会,做了和事佬。在他的劝说下,莫老大并没有斩草除根,反而与胡大化解了恩怨,自此马帮再无匪患之忧。 浦在廷很快就声名鹊起,拉起了自己的马帮,做了马锅头。 03 邓小平的老丈人,绝不只是马锅头。 浦在廷当了几年马锅头,人脉越来越广。无论官面还是商号,都晓得他是一个能人。而他的眼光,也一直都很独到,常常能够发现赚钱的买卖。 一次在缅甸,浦在廷请人吃饭。 酒过三巡有一道云腿山药羹,不但味道极为鲜美,价钱也极为昂贵。这引起了他的兴趣,觉得贩卖家乡的宣威火腿,不但有利可图而且能造福乡梓。 可惜马帮运输了几次宣威火腿后,竟然折了本! 原来云南气候实在多变,路途中常常大雨倾盆,运送的宣威火腿受了潮气,很容易就长霉变质。浦在廷为了维系商誉,也只好不惜赔钱给客户。 但是浦在廷心中,一直惦记着宣威火腿这个商机。 终于当见到少量流落市场的法军罐头后,他灵机一动:为何不可以借用罐头,将宣威火腿切片保存销售? 说干就干,浦在廷派人去香港打听,并从美国洋行定了一套罐头生产线。因为投入巨大,前景看好,他又拉相熟的马帮、商号入股,成立了“宣威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 罐头投产后,生意火爆!各路商号,都纷纷从浦在廷这里进货。 浦在廷转行成功,从马帮马锅头变成了股份公司董事长。 宣威火腿 04 邓小平的老丈人,也绝不仅是商人。 浦在廷是一个思想超前的人,这首先能从他的经营上看得出来。 浦在廷制造火腿罐头,走得就是高端路线。因此他不惜工本,也要打造宣威火腿的高品质,从而卖个好价钱。 然而在当时,金华火腿的名气显然要更大,各路的有钱人也更认可。 浦在廷独辟蹊径,将产品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览,结果获得了金奖、一举成名。自此宣威火腿不但在国内名声更响,也作为中国最早的名牌产品之一,打入到了国际市场 浦在廷还大力支持革命,和蔡锷、唐继尧和孙中山都私交甚笃。 浦在廷 云南有道名菜,叫护国菜。以青菜做底,宣威火腿做茸,打汤鲜美无比。就是护国战争时期,从浦在廷这里流出去的。 当时袁世凯倒行逆施称帝,蔡锷等人率滇军起义护国,爆发战争。浦在廷作为宣威商会会长,没日没夜地筹措后勤给养,也捐献了自家大量的宣威火腿作为军粮。 而北伐陈炯明时,浦在廷更是放下自己的公司,专门担任了滇军军需处处长,一路辛劳保证了大军粮秣。 战后大元帅孙中山酬功,委任他担任了少将军需总局长,并特意授予嘉禾勋章。 孙中山题字 05 邓小平的老丈人,最强的还是教女儿。 浦在廷的思想一直十分开明,这也深深影响了他的三子四女。 他的儿子们,早早在出国学习时,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把许多革命的小册子,带回来给妹妹们看。 他最小的女儿蒲琼英,虽然在家庭里十分受宠,但在接受革命思想后,却十分渴望反抗封建主义,早日脱离蒲氏大家族。 1932年,浦琼英考入北平女子中学,背井离乡并未让她担忧,反而深感自在和喜悦。她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并在一二九运动中成为了活跃分子,当上了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排头兵。 1936年,浦琼英考上了北大物理系毕业,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学习途中她专门写信给父亲,告知自己将转道前往延安,参加革命洪流并与家庭划清界限。 浦在廷回信道:来信已读,深感欣慰,生活费你不用担心,老父亲照样负担。 1938年,浦琼英加入了共产党,改名卓琳。 邓小平和卓琳 卓琳在延安也显得十分优秀,邓小平对她一见钟情后,托人介绍时连续被回绝了两次。幸而他坚持不懈,才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就了一双60年恩爱夫妻。 1997年邓小平去世时,刚好93岁。2009年卓琳去世时,享年93岁。 冥冥中,想必自有天数。 喜欢本文,敬请下方点赞、评论和转发 帮助推荐本文给更多读者,为感! 月下空山听清泉,不同视角看问题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全文完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