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盛辉 http://www.31sh.cn (原标题:地方校外培训行业协会:暑假停课或致机构资金链压力,亟待“双减”顶层文件) “双减”风暴下,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一份《汉中市民办教育协会关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假期开课的请求报告》,以及一份《海南省校外培训行业协会关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假期正常开课的请求报告》。 两份请求报告都明确提出,希望当地同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假期正常开课。报告指出,如果暑假不能正常开课,校外培训机构将面临退费,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可能发生机构跑路,教师工资、学生学费无法支付的情况。 7月20日,上述两个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了请求报告的真实性。 据了解,汉中市校外培训机构目前仍在正常上课,海南省亦未明确要求停开暑假班。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8月之后能否继续招生、开课目前还不可知,需要等待国家政策出台。 近日,安徽、云南、山西、陕西等地都传出全面关停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消息,但真假莫辨。这体现出各地在落实“双减”过程中尺度不一,对政策精神把握不准,急需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统一监管尺度。 校外培训机构的倒闭恐慌 两份请求报告的诉求一致且明确。 汉中市请求报告提出:“建议允许各培训学校将已经安排好的课程上完,在时间上可否延长到8月10日,以避免因退费引起的社会矛盾”。 海南省请求报告则表示:“请求让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假期正常开课”。 (网传汉中市请求报告) 如此请求的直接原因是校外培训机构承受的经济压力。 海南省请求报告,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招聘好教师,招生收费并开始上课,一旦发布突发性一刀切政策,如果机构没有妥善安置员工和处理退费能力,在资金链突然断裂的情况下,会导致机构交不起房租,退不起学费,付不起工资,以致被迫关门甚至跑路,倒闭数量会极速上升,失业人员人数也会剧增,导致劳务纠纷等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甚至会造成比较恶劣的社会群体事件。 (网传海南省请求报告) 不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暑假停课目前在两地并未发生。汉中市一家校外培训机构校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了无证无照机构,以及消防不达标机构外,目前当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还在正常上课。 “可以上到8月5日,是为了避免在家长中和社会上引起不良影响,但8月5日之后还能不能招生、开课,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不要关停,就得等国家文件了。”他说。 两份请求报告的缘由也都来自传言。海南省请求报告称:“据说根据教育部会议精神,本着部委‘双减’精神,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暑假和周末上课(有些省县市已经开始下发文件),并做好家长学生的后期退费等稳定工作。” 汉中市请求报告则称:“昨日接连在洋县、南郑召开会议要求: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立即停课,已收取培训费用的据实计算,做好家长学生的后期退费等稳定工作。” 地方政策前后冲突 目前,“双减”在各地落地,但各地落实的尺度不一。 在北京,各区教委在分批批复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复课,比如朝阳区从3月至今,分4批同意了28个校外培训机构校址恢复线下教学。 在线教育机构的暑假班也已开课。 在其它地方,有的落实力度很大。7月14日有报道称,陕西省榆林市各县区正在全面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但当天下午就又有报道称,榆林市教育局基教一科相关人士称,网上消息系不实消息,应该是暂停暑期期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而不是全面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不仅小道消息频出,地方的政策举措也前后冲突。7月20日,汉中市政府网站互动交流栏目一则回复中,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披露了当地在新设校外培训机构审批时的前后变化。 该回复披露:2021年7月13日10时许,区审批局接市上紧急通知,“从即日起暂停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包括艺术类)”,随即区审批局暂停该类业务审批。 但三天后,政策就发生了变化。该回复披露:2021年7月16日16时许,区审批局接市上通知,“艺术类、高中阶段校外培训机构按照正常程序审批,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继续暂停”。 机构转型摸索进行 之所以各地尺度不一,甚至出现政策朝令夕改,很大原因在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尚未出台。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被认为是“双减”的顶层设计。 在6月1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介绍,这个《意见》正在报请审批中。 “目前区级教委没有收到明确的书面文件,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已经听到了‘双减’的风声。”北京市某区教委民办教育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意味着,缺少明确的政策规定,机构开展业务或转型是在摸索中进行。 上述汉中市校外培训机构校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肯定是不能做了,但高中阶段还可以,素质类培训还可以,听说课后托管类也可以做”。但是,如果允许课后托管类机构存在,如何界定机构提供的答疑、作业辅导服务与学科培训的界限,就存在难度。 政策不明确给业务转型带来的困惑还体现在学前阶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北京市朝阳区目前批复恢复线下教学的28家校外培训机构中,注册为公司的机构的经营范围都是“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已不包括学前范围。但不同机构的实际业务却又有不同。 多家瑞思学科英语校区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不再招收6岁以前的学员。 一家英孚英语校区人士介绍,该校区暑假仍招收6岁以前的学员,但课程形式是为期一天的夏令营,包括英语学习和体育活动等。 励步的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市的励步校区已停止招收6岁以前的学员,今后还会招收,但现在的课程将不再使用,原因是不符合禁止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学科培训的规定。该人士介绍,新的课程正在研发之中,几个月后就会推出,3岁左右儿童的课程内容将改为戏剧形式。 《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后,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已成为违法行为。 这意味着校外培训机构必须转型,但如何转型,转向何处,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国家层面政策发布后,监管红线的明确。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