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佰企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佰企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佰企网公众号

佰企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你一开口,孩子就嫌烦?5个神回复,完美解决亲子沟通难题

2021-09-03 发布于 佰企网
白癜风初期症状

  之前我们写过“孩子最讨厌的十大沟通场景”你中了几条?跟我一样中了5个的还真不在少数,命中率极其高,关于亲子沟通,今天我就再跟大家分享5个沟通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F1、用“说出孩子感受”代替“否定孩子感受”

  每个人为啥都是一个嘴巴、两只耳朵?

  可能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少说多听吧。哈哈,好冷。想要顺利跟娃对上频道,我们要先学会「听」孩子的感受,比会听更高阶的段位,则是能够get并说出孩子的感受。

  孩子:

  “我们老师真讨厌,因为领导要检查,就取消了我们的茶话会!简直太蠢了!”

  “练琴练琴,每天都是练琴,都8点了,我都不能下楼玩了,我讨厌练琴!”

  先别往下,想一下,你脱口而出准备说啥回应?

  “不要这么没礼貌,老师也有苦衷啊,茶话会什么时候开不行。”(否定)

  “所以为什么说跟你抓紧时间?你早练完不早就能下去了。从7点磨蹭到了8点!”(否定)

  看吧,你几乎没多想一下孩子真正的感受是啥,只是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默默的也就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你有没有发现,如果孩子的感受,没被理解,甚至被否定,那么故事的结局最终都是一个——你跟孩子越来越敌对。

  开始他只是因为不能参加活动、不想练琴生气,最后变成生父母的气,而你,开始觉得孩子无理取闹,最后觉得简直不可理喻。现在,冷静地换位思考,用一个词总结下孩子的感受。

  场景1、遗憾

  场景2、失望

  再尝试用一句话“说出孩子的感受”:

  “盼了一周突然被取消,你一定很失望吧。”

  “今天没时间下楼玩儿了,真让人感觉遗憾。”

  一旦感受被接纳,孩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炸不起来了。

  

  就算你做不到高段位的「理解并说出」,最起码不要急着否定。你还可以用“哦……”、“嗯......”、“这样啊......”代替评价和建议,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当我感到跟CC沟通无力又无效的时候,我会先深呼唤两口,设身处地地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情景中,去体会下她的喜怒哀乐。如果能做到换角度看问题,你所生气的、纠结的、困扰的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奇葩说》中黄执中曾说:“能说动人的,是情绪,而不是道理。”

  F2、用描述事实/问题,代替“责备、问罪、谩骂”

  “怎么老是这样,都说了多少遍了,进屋先脱鞋,进屋先脱鞋,你看地上踩的这脏脚印!”

  “洗个手,都能溅得哪儿哪儿都是,你说你还能干好点啥?”当人们被指出错误的时候,往往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受自尊心的驱使,反而更不愿意承认和改正,而是找借口推卸责任或者反抗。每每在暴走的边缘徘徊时,我都会提醒自己,有用吗?最重要的是发泄?还是解决问题?

  不如改成,直接描述问题:

  “CC,地上都是脏脚印。”

  “CC,水都溅到水池外和地面上了。”如果我们只是描述问题,孩子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而且很多时候,描述问题的过程,也就等于变相地再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你希望他做什么。

  如果孩子不够明白,我们可以继续给个提示,因为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

  “进屋先脱鞋,不然鞋印踩的满地板都是!”

  “我看到地上有水!洗完手先用毛巾擦一擦!”面对孩子屡犯不改的错误,我们要正视一点——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

  谁也不是天生就知道,水溅得到处都是,踩了会有脚印子,谁也不是提醒十次、八次就能永久改正。孩子有犯错的权利,不然父母的职责是什么?说一次就有用?哪有那么好当的父母。

  我们往往沉浸在孩子错误行为的愤怒中,却忘了最应该做的不是生气,而是纠正错误的行为。

  

  F3、用简单的表达代替“说教、控诉、讽刺挖苦”

  “衣服都叠不好,以后学习怎么能学好,干啥事,都要认真点。细节决定成败,明白吗?小事做不好,以后大事也会出问题!”

  “哼,你可真是有本事,把玩具扔公园就回家了,你怎么不把你自己丢了啊!”

  发现了吗?这些话全部都是带着情绪的。你说得越多,越是将矛头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为」。所以这些时候,多说不如少说,不如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来比较一下长篇大论和简单词语,如果是你,你更喜欢听哪个呢?

  场景一长篇大论:你答应得好好的,吃完饭先写作业,结果你吃完饭吃冰棍,吃完冰棍玩拼图,现在又开始捣鼓积木,是不是我不提醒你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昨天也是,20分钟就能写完的作业,拖拖拉拉9点还没弄完……

  简单的词语表达:去写作业!

  同样的目的——马上写作业。

  场景二长篇大论:你看你,出门又忘记拿包,每次出门你都忘记忘东西,你怎么就不能细心点呢,每次都得我帮你想着。

  简单的词语表达:拿你的包。

  同样的目的——出门记得拿包。

  是不是感觉明明很小的一件事,但是我们有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就说出了这么多话。不禁要问,有必要么?不嫌累么?

  其实,家长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要让孩子认识到他们的错误,同时也想要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但遗憾的事,孩子最讨厌的就是这样,越听越烦越不想听。事实上,越简单的内容,孩子越容易接受,越容易记住,效果反而越好。简单的词语表达,关键就在“简单”上,与其长篇大论的,还不如简短一点。只要说出这件事中最关键的词就好,不用担心简单的话孩子听不懂,置身于情景中,孩子是一定能听懂的。

  

  F4、设定合理的后果代替威胁

  “赶紧去写作业,今天不写完,就别吃饭了!”

  “我数1、2、3,快去写作业!”

  说实话,这招真的很好用,他能让调皮捣蛋的孩子立马乖乖听话。但,再说句实话,一般这种威胁大部分时候只是一时情急,根本做不到。什么我不爱你了,别吃饭了,你真的不爱吗?你真的晚上不让吃饭?一般就是吓唬孩子的伎俩。

  别看孩子小,他们可精着呢,时间久了,年龄大了,就会越来越不当回事了,甚至开始反抗。所以,威胁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给他设定一个可行的后果(可以做到的)。

  比如孩子总是磨磨蹭蹭的不写作业,那么我们就可以和孩子说清楚。告诉他,如果你一直不抓紧时间写作业,那么你晚上的玩耍时间就要减少。

  设定合理的后果,远比威胁更有用。不过脱口而出的规则,大多是报复性的,

  F5、用询问代替“命令”

  “不是说让你把玩具整理了吗?还不动!立刻!马上!!”当孩子沉浸于当前感兴趣的事情中时,可能会自动屏蔽你的信息。

  不要总是带有命令性地重复:“快点!快去!”反正我每次听到从别人口中听到这种不耐烦的语气,就很反感,如果说这话的是父母,那么敏感的孩子,会有更深一层的想法:他/她不耐烦我,是不是他/她不爱我。

  试试采用反问娃的方式,让孩子把要求重复给你听。“妈妈刚才说什么了?你还记得吗?你可以重复一遍确保我表达明白了吗?”当孩子告诉你,他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他大脑便会自动产生一副清楚、生动的图片,图片中他正在做的这件事。

  当孩子听见自己心里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时,他便有了主人翁意识。这种方式相比我们单方面下指令有效得多。

  

  总之,想要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大人一定要把孩子当作是一个平等交流的个体。你不需要忍着TA,让着TA,你只需要放弃“高高在上”的说教式、命令式、忠告式等语气和姿态去和孩子说话。孩子才会愿意和你说,听你说,照你说的做!

  好了,这个作业我交完了,还有啥想问的,留言戳一戳,C妈来安排!!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佰企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佰企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佰企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佰企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