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赚钱 https://m.touzitop.com/ysjx/5333.html “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00亿,综合实力跻身国家级新区前五名,全面形成以创新立区的江北模式。”这是记者近日在南京市各区“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最新消息。 对标其他国家级新区先进经验,六年来,南京江北新区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呈现产业清晰,高新企业铺天盖地的大好局面。2015年至2020年,江北新区GDP由1435亿元跃升至3060亿元,总量占全市比重超过20%,增速连续三年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以上,人口5年净增100万人,高新技术企业由5年前的273家跃升至1147家,综合实力跃居19个国家级新区第6位,闯出了一条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突围”之路。 不仅经济增长更要创新发展 “高新区不仅要做经济增长级,还要做创新,要由过去以规模增长为目标转向以内生增长机制,培育更多的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在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规划中,作为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江北新区要承担科技强国的创新使命。 2015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2019年,国务院又批准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全部落在江北新区范围内,自此,江北新区进入了“双区叠加”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国务院赋予江北新区发展战略是“三区一平台”,即自主创新的先导区、新型城市化的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首当其冲的就是“自主创新先导区”。 从数据来看,2020年,江北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以每年超过300家净增数创下“新区速度”,新增南京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30家,共8家新区企业入选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名单,42家新区企业入选南京市瞪羚企业名单,数量均居全市第一。 获批之初,江北新区就确立了以“科技—经济—科技”有效循环为创新动力的创新生态,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先后落户,为产业技术进步积累原始创新资源。罗群强调,江北新区坚持将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地探索实践创产融合之路,集中力量抢占创新制高点。 通过与全球30多个国家开展实质性的创新合作,江北新区在美国硅谷、英国牛津等地布局建立了7家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不仅落户剑桥大学(南京)科创中心等一批全球顶尖创新资源,还吸引2名诺贝尔获得者、56名中外院士团队、超过5000名的高层次人才及留学回国人员到新区创新创业,目前,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已突破2万人。 “两城一中心”夯实产业支撑 有了创新的发展理念,江北新区不断夯实产业支撑。“两城一中心”,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 罗群表示,江北新区以设计为核心,聚焦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5年来,集聚相关产业领域506家企业,去年产值规模突破500亿元。今年一季度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高达56%。到2025年,江北新区要集聚集成电路关联企业超1000家,产业收入超3000亿元,吸引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超3万人。通过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全面提升EDA、IP研发实力和EDA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成为我国乃至全球EDA、IP前沿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储备中心、人才培养与集聚中心,打造全球知名的“中国芯片之城”。 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为依托,江北新区启动基因测序、蛋白功能测试、生命研发等高端研究工作,基因之城的标杆作用愈发彰显。以国际健康城为平台,加快全球顶尖医疗创新要素集聚,重点打造长三角精准医疗高地,2018年,新区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收入达500亿元,同比增速35.5%,2020年,全产业链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30%。 通过坚持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融合发展,江北新区加快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以金融资产管理、VC/PE股权投资基金等产融结合的新型金融发展路线,助推“芯片之城”和“基因之城”建设。 “预计2025年,新区内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000亿元、5000亿元,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000亿元。”罗群说到。 高点定位打造幸福之城 国家级新区是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罗群表示,江北新区的变化,首要就是要以老百姓的感受来衡量,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对标国际标准,江北新区运用小街区密路网、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先进理念,地上地下统筹开发模式,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实现11条通道连接长江两岸,骨干快速路网基本成形,一批断头路顺利打通,路网密度稳步提升,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体现了最新理念、最高标准、智慧赋能,展现了更高水平、更高品质、更高能级。 目前,总面积480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地下空间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全国最高标准的地下综合管廊已建成近40公里,采用全国最新技术的江水源热泵一期工程已经投用,大手笔大格局折射出新区建设标杆之城的雄心和气魄。 截至目前,江北新区各类民生投入近400亿元,5条过江通道同步推进,长江“天堑”变“通途”。南京一中、鼓楼幼儿园、南丁格尔护理学院、托马斯国际学校等一批标志性学校正式启用,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建成开诊,南医大四附院、中大医院新院区加快推进。地标性建筑长江之舟浪漫起航、市民中心精彩亮相,美术馆、图书馆即将竣工。环境质量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正朝着互促的阶段演进,谱写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实践。 伴随着“十三五”“十四五”的交替,江北新区的发展也将走向新征程。当前,江北新区总的考虑是要以“双区联动”为依托,加速南京新主城建设,聚力打造创新之城、未来之城、幸福之城、开放之城,加速推进全方位开放,迈入国家级新区前四位,确保新区的改革力度、开放水平始终位于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成为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江北现象”和代表江苏引领全球创新的“中国方案”。罗群说到。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