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ck7788.org 作者:M·辰 #陕历博篇-4#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以及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现在,中国篇—陕历博”正在进行中。小伙伴们,速度围观啦!(本文图片由M·辰、色影拍摄,版权所有) 上篇说到:汉武帝刘彻时代扫清了来自西方匈奴人的威胁,彻底打通了“河西走廊”这条连接西域、中亚以及欧洲的贸易通道,即“丝绸之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与先进的生产技术等被输出到了西域,同时,西域的优良物种、食品等特产也源源不断地通过此路传入中原。 当西域的骆驼满载着毛织品、金银器等异域特产来到中原时,中原人第一次见识了骆驼这种动物。 骆驼不仅为汉帝国运来了葡萄、胡萝卜、石榴等新奇的食物,还带来了西方的音乐、绘画与雕塑等文化艺术之风,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绚丽的桥梁。 今天,咱们接着说唐三彩骆驼。 (前述“唐三彩”、“骆驼”内容详见#陕历博篇2-3#) 咱们今天要见识的这件“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上图)乃陕历博之重器也——现存唐三彩中表现内容最为精彩的一件。 它究竟因何而精彩呢?让我们从细节说起来。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以下简称“三彩载乐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造型生动、色泽明丽、色彩纯正,这是它跻身名器的要素之一。其大方明快又带有异域风格的色彩令人眼前一亮。 再看这位主角儿骆驼,它身躯雄壮、傲然挺立、昂首嘶鸣,给人一种无所畏惧之势,体现了作品的精神内涵:纵然黄沙漫漫,大漠茫茫,雨后彩虹依然是吾之向往。一件好的作品必然要有其精神的高度与能量。 “三彩载乐俑”的驼背上有一个长方形的鞍架,鞍架上铺有一块菱格纹的毛毯,毛毯的四边飘动着蓝色的流苏,浓郁的西域画风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最精彩的就是坐在小方毯上的这群乐人。 仔细看,驼背上的鞍架与方毯构成了一个小型舞台,舞台上七名男乐手正忘情地演奏着各自手中的乐器,一名女歌手正站立其中倾情地演唱着,整个画面代入感极强,就好像观众身临其境一般,乐声、歌声扑面而来。 (从左至右:笙、排箫、筚篥、竖箜篌) 干货来了!“三彩载乐俑”因何而精彩? 先来考一下各位对乐器的了解:七位乐手手中拿的都是什么乐器? 答案: 上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笙、排箫、筚篥(bi li)、竖箜篌, 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响板(隐)、横笛、琵琶。 你认出了几个? 七件乐器中,笙、响板、排箫是中原本土乐器,而筚篥、竖箜篌、琵琶、横笛则是西来乐器。 由图中可见,弹奏这些乐器的人都是中原人相貌,衣着也为汉人打扮,而他们手中的乐器却是既有中原乐器又有西来乐器,说明唐朝时期这些西域乐器已为中原人所使用。 (从左至右:横笛、琵琶、笙) 中西文化交流之物证 “三彩载乐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证,它由其中一位乐手所持的“横笛”可以证明。 笛子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说起来它大约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骨笛发现于距今八九千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并且湖南马王堆汉墓中也曾出土过竹笛。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笛子是中国的一种古老乐器。 但是、可是、但可是,中国的笛子是竖着吹的!“三彩载乐俑”中的笛子是横着吹的。嘿嘿,不一样哦! 丝绸之路打通后,西域的文化、艺术通过这条通路涌入中原,这其中也包括了西方的乐器,比如横笛等。为了区别中国的“竖吹笛”与西域传来的“横笛”之分,当时的人们把中国的竖吹笛称为“长笛”或“笛”,而把西域传来之笛称为“横笛”。时至今日,虽已无多少人在意长笛与横笛的籍贯有何不同,但从历史的角度、艺术的角度乃至文物的角度看,“唐三彩载乐骆驼俑”却是“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直接物证,是研究“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件珍贵物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2013年,它被国家文物局列入195件禁止出国(境)文物之一。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风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