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个「清华人众筹买保险」的帖子, 乍一看,觉得荒唐;细细读来,深受感动。 01 这个事件的主人公——王先生,曾经的清华学子, 成绩优异,全省理科第二,年级里年龄最小的同学之一;前途光明,在外企做着人工智能的工作;家庭美满,有相守十年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7岁,一个4岁。 可这美好的日子,在2018年11月的一天,被彻底摧毁。王先生被确诊为肝癌,在35岁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肝癌,多么沉重的字眼。 反正在我的印象里,罹患肝癌的,生存期都不太长。我翻了下《国民防范重大疾病教育读本》,肝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30%,从数据上,也证实了这一点。 王先生想必也是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 刚得知自己患病,他就把妻子拉进了班级和年级群里。 这是一份托付,也是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为家人尽的最后一份责任。 在经历了手术、并发症、转移以及一系列治疗,与癌症抗争了两年九个月后, 王先生还是于今年的8月13日,离开了人世。 再多熬一天,他就能熬到和妻子过情人节了;再多熬五天,他就能熬到生日,收到两个女儿为他亲手画的画了。 可这一切,他再也等不到了... 好在,他的同学们、校友们担起了这份嘱托: “王先生的妻子就是我们的同学,王先生的女儿就是我们的家人”。 王先生在清华就读时的班长,替他在校友圈里发起了众筹,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筹到94万。很多人都是四位数、四位数地捐。 按照这帮清华校友的想法,他们打算众筹150万, 其中50万直接给到王先生的妻子偿还债务和医疗费用,另外100万,以买保险的方式资助孩子到大学毕业。 02 这份情感令人动容。顺着这个事,我也想简单谈几点我的看法: 1)癌症治疗费用确实高昂 如果没有经历过身边有人罹患癌症的情况,很多人其实对治疗癌症要花费多少钱,是没啥概念的。 只是感觉应该要花些钱,到底要花多少?不知道。 你们看清华校友发起的这个众筹里, 50万,是直接给到王先生的妻子还债和支付医疗费的。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王先生和肝癌抗争的这两年多的时间,不仅掏空了家底,还背负了近50万的外债。 讲道理,王先生是清华毕业的,工作也不错,家里应该是有些积蓄的。这前前后后的治疗费用,你们想想得有多高。 前两天,我的一个医生朋友和我讲起他的一个患者, 也是才30多岁,乳腺癌转移。 在10年前,转移性乳腺癌基本是不可治的,而现在医学发达了,CDK4/6抑制剂的出现,使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大延长。 但你们知道她现在一个月光吃药,要花多少钱吗? 2万! 而这些药都要长期服用,而且没办法走医保报销。一个月2万,一年就要24万。 可能第一年这24万,挤一挤也就出来了,那第二年?第三年呢?有多少个家庭能够支撑得起这源源不断的高额开销。 难怪人们在看《我不是药神》里老阿婆讲述的这段话时,会潸然泪下,这真真就是现实的写照啊。 2)穷人更需要保险 王先生患病时,校友帮忙联系医院、筹集钱款;王先生离世了,校友们一个星期,就筹到了近百万元,为他的家人撑起一片天。 王先生的托孤心愿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与他所处的圈层密不可分。 试想一下, 如果王先生是你们的同学、你们的校友,你们觉得有多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号召起这种百万级别的捐款? 现在筹钱的太多了,能捐款的人大多也都是同学、同事、熟识的亲戚。 说到底,拼的还是你的人脉和圈层。普通人如果没有被媒体曝光,基本很难在上面筹到钱。 我都看到过好多,众筹还没筹到,人就去世了的案例。 所以我说,其实穷人更需要一份保险。 如果遇到这种不幸,即使你拉得下脸面,也不一定筹得到钱。 求人不如求己,清华那个圈层的人能做到的事,除了情绪价值,保险都能替代。 3)为什么会选择买增额终身寿险? 清华出来的人,投资渠道、资金规划的方法多的是。 为什么他们最后选择了以购买增额终身寿险的方式,资助王先生的两个孩子直至大学毕业? 我想, 增额终身寿的安全性、确定性、收益性、灵活性,也许是清华校友最终选择它的原因。 ①安全性、确定性 既然是为两个孩子未来的教育资金做安排, 那这笔钱,一定要足够安全,而且要有足够的确定性。确保在孩子读书的时候,这笔钱能拿得出来。 但自从资管新规打破了刚性兑付后,普通的理财产品也没有了兜底的义务。 前不久,我们还聊过,昨天,网上大家都在讨论恒大财富爆雷,投资人到期的理财无法兑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增额终身寿绝对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即使保险公司发生极端风险,保监会也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接管,甚至亲自下场力挽狂澜。 像那时候安邦出事, 安全性和确定性杠杠的。 ②收益性 这些年,我国的存款利率一直在下调, 1993年的时候,存款基准利率还有10.98%;到2015年,就只有1.5%了。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这不是个例,目前非常多的国家,已经处在低利率的泥沼中;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虽然现行,我们国家与存款负利率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但,也是或早或晚的事。 这是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2019年时发表的讲话: 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 你们细细品。 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增额终身寿,我们在买的时候,未来能领多少钱,就已经白纸黑字写进了合同,收益率我们自己都能算出来,完全不受外部环境利率涨跌的影响。 ③灵活性 不清楚清华校友们给王先生的孩子,具体买的是哪个产品啊, 我按照他们计划的领取方式,随手用「金满意足臻享版」给4岁的小儿女简单测算了一下: 趸交50万,从第10岁起,连续13年,每年提取5万元。 可以看到, 从小女儿10岁读小学五年级开始,一直领到大学毕业,一共能领取65万; 此时,账户里还剩5万多,不管是取出来给孩子继续深造,还是作为就业初期的帮扶,都可以。 看到这,可能有些朋友会问: 既然这笔钱,是给到孩子读书用的,为什么他们不选择买教育金呢?收益率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这就涉及到了增额终身寿险的灵活性, 因为王先生刚离世不久,家庭突然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支柱; 而王先生的妻子,一个普通事业单位的基层员工,要独自养大两个女儿、照顾双方年迈的父母,说不定还有贷款要还。 那这几年,肯定是资金压力最大的时候。 买增额终身寿,什么时候领、领多少,都能自己决定。在两个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领钱,能很大程度减轻家庭负担。 但教育金,大部分都要18岁才能开始领取。 对于王先生的家庭情况来说,还是增额终身寿更合适。 总的看下来, 增额终身寿险,进可攻,退可守, 是一种既安全稳妥,又可以博一个较高收益的投资方式。难怪,清华校友会选它。 跟你们聊聊这个事, 一方面是想和大家一起见证下这温情的一幕;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提前为自己做好保障规划。毕竟不是谁都有王先生这样的人脉和圈层,普通人更多的还是得靠自己。 提前规划,未雨绸缪,即使遇到不幸,也能从容面对。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2025-07-03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