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 万圣节才刚过去不久。这个洋节,一直都让人有点儿纠结。 严格说起来,万圣节对应的不是中国人的清明节,而是七月半。这俩节日一样,都是百鬼夜行的日子。 本来嘛,中国人最忌讳的就是鬼啊怪的,万圣节原本不该在国内有市场。偏偏老外驱鬼的招数颇具童趣,轻轻松松俘获了小孩子的芳心。 比如,大人和孩子都打扮得跟妖魔鬼怪一样,让真正的鬼怪分不清敌我,搞不清楚谁是友军。(幽灵:扯!cos青蛇白蛇的我也就勉强当你们是同行,cos哈利波特和擎天柱的是几个意思?) 像下面这两位,鬼怪很难不注意到你们啊! 又比如,把好好一颗南瓜挖空心思,放进一根小蜡烛,让小朋友提着到处走。 众所周知,凡是发光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我们的元宵节不也一样受欢迎么。现在能多一个可以提灯笼的节日,小孩子们高兴还来不及。 还有更让小孩子开心的:几乎很少有小孩子拥有“吃糖自由”。万圣节这一天他们却可以光明正大地到处要糖吃。娃们都乐得见牙不见眼了。 万圣节的走俏,几乎是小孩子和爹妈们一手推动起来的。 本来我也觉得没啥,小孩子嘛,只要不学习,啥都是好的。更别说还有糖吃,有好玩的衣服穿,还可以提着灯笼出来嗨。 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有父母真的带娃挨家挨户讨糖吃啊! 我在某论坛看到有网友抱怨,万圣节这天晚上,他们小区有家长带小孩提着南瓜灯到处敲门的。 本来,人家莫名其妙开了门,看到是不认识的小孩,就挺烦的了。又不是家家户户都过万圣节,也不是人人家里都准备了糖的。结果小孩子还不依不饶地不肯走,嚷嚷着不给糖果就捣蛋,非要要到糖不可。 真不知道这些父母是怎么想的。别说是万圣节不太盛行的国内,就是在国外,小孩子也不是随随便便见门就敲的。人家是有讲究的。 首先,要看这家人门口有没有挂万圣节相关的装饰。如果没有,表示这户人家不稀罕过这个节,贸贸然上门是很失礼的。 即便是人家在家门口做了装饰,准备好了糖果等着小朋友上门,讨糖也是有规矩的。 首先,娃只能敲门,站在大门口要糖,不可以进屋。毕竟你也不知道屋主是好心准备糖果的热心市民,还是把小孩骗进屋的杀人狂。 其次,给糖的大人也只能给包装完好的,外面买来的糖,最好不要自制糖果或者糕点给娃吃。毕竟吃出毛病来说不清楚。 国外要糖有这么多规矩,也是这么些年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得来的。不要被老外小孩挨家挨户讨糖的行为给骗了。他们的邻里关系远比我们想象地更好,很多小镇上的居民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才会放小孩去讨糖。 万圣节被引进到国内,我也带娃参加了几次讨糖活动。但那都是商家或者活动方提前准备好了糖,划定了活动范围的。比方说有穿着特殊服饰的工作人员,专门准备好了糖果等小朋友来讨要。 绝对没有随便挨家挨户去敲门讨糖的。 毕竟像我这样的社恐边缘人士,连和快递员多说几句都觉得尴尬。如果打开门发现一群小屁孩站在门外,一开口就问我要糖,不远处还跟着几个家长,大概鄙人的尴尬症就要发作了。 若是我解释了家里没糖(真没糖,家里有只大耗子精,有啥零食都存不住。白砂糖要不要,这个可以一人给一把,管够),小孩子们还是不依不饶地不肯走,那我也是真没法子了。难道要说:不然你们进来搜吧,搜出糖来算你们厉害。 好歹我虽然不喜欢社交,但还是知道万圣节的,有些家里只有老年人在的,更加搞不清楚状况了,突然来了一群小屁孩上门要糖,不给还不走,老奶奶该不会怀疑:这莫不是我儿子留在外面的孽债? 不管怎么说,在这种普及度一般的洋节日,让孩子去讨糖还是有点太没界限感了。而且据说还是些将近十岁的孩子,不是两三岁的萌娃,在楼道里高声嬉戏,打闹,颇有扰民之嫌。 老实讲,我家娃也是大嗓门的社交牛逼症小孩,我是绝对不敢让她出门去讨糖的。我要是松口放她出去,她是真的敢去讨糖,但是这样就太扰民了。外向的小孩本来就容易没界限感,家长要是再带着一起疯,越发无法无天了。 这让我想起来两年前的万圣节,也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情。有一群小孩(当然后面也跟着家长)跑去全家超市讨糖。 他们还不是去找店员要糖,而是直接去货架上拿巧克力。家长也不管。后来店员没办法,就自掏腰包给结了账,也不多,就30多块钱的糖吧。被围观群众拍下来放到了网上。 后来全家为了息事宁人,就说这是店员主动给孩子买的糖,blabla。 洋节不是不可以过,但是入乡随俗嘛。作为父母,还是要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到别人。 比如打扮地奇装异服上街玩,就没关系,不会影响别人。但是如果穿得特别恐怖去学校,吓哭别的小朋友,就不太合适。 这事还真有,忘了哪看的,说有个小朋友万圣节期间穿了件特别吓人的衣服去幼儿园,别的娃看了都吓哭了。后来好像老师给劝回家了。 别误会,这是一件衣服 不影响别人,应该是父母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了。像这样让孩子跑去便利店讨糖吃的行为,已经属于远远的越界了。 孩子会不会觉得,只要我想要,我就可以去要?商店里的东西都可以不付钱,直接拿走? 其次,爹妈也要为孩子的自身安全考虑。 去陌生人家去讨糖,还可以随便拿陌生人的东西吃。这都给孩子做了什么样的危险示范啊? 就不怕孩子被人拐走么? 家长们还是长点心吧。洋节可以追,但是还是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国情。别打着过节的旗号为所欲为了吧!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