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汽车行业最多、最大的新闻就是芯片短缺,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年初开始的全球芯片短缺问题还在持续,甚至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缺芯」被预测可能导致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减产近100万轻型车辆。全世界各地芯片代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2024年,手机和智能汽车共抢芯片加上最近车市上优惠收紧,发货速度减慢的原因无不来源于此。
然而在“缺芯”浪潮的席卷下,近日一匹国产黑马一鸣惊人,梧桐车联宣布与芯驰科技强强联手,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基于各自核心优势软硬携手寻求突破。 芯驰科技成立于2018年,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却成长迅速,已经完成从产品研发、通过车规级认证、发布到出货的完整环节,成为国产车规芯片行业的有一颗冉冉新星。虽然汽车行业的芯片算力相对不高,但是其他方面需求却并不简单。与用于手机等消费电子设备的芯片相比,汽车芯片的要求和标准更为复杂严苛:一款芯片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来完成车规认证,其必须能在零下40度到零上150度的范围内工作,能在振动的环境下用15年不坏,并保持长达30年的供货。 依托梧桐车联在TINNOVE OpenOS技术底座、和芯驰科技智能座舱芯片X9系列产品、以及整合解决方案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开发经验,打通系统、芯片能力,挖掘高算力智能座舱芯片的硬件潜力,共同打造智能网联前瞻解决方案,可谓强强联手。 在智能化应用逐渐落地的今天,汽车电子架构的发展正在像电脑、智能手机那样日新月异。仅靠智能语音识别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开关车窗、空调等操作,大幅提高驾驶安全性。各大主机厂在推出新车的时候也逐渐把宣传重心从“澎湃动力”、“极致操控”转向座舱的智能化与科技感。如今,车内座舱的功能正在不断增加,屏幕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智慧出行的时代似乎已经呼之欲出。是否搭载一个强大的“芯”来处理将会成为日后购车的另一参考指标。
在逐渐向电气化迈进的汽车行业里,算力替代马力,成为汽车性能重要指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专业的汽车行业智能化工具供应商,梧桐车联一直在根据用户场景需求不断进化,通过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功能应用方面的深度实践,不断打磨技术的同时进行产品迭代,将为车企提供更为精准、优质的技术解决方案服务,致力于为智能化汽车开拓广泛的场景生态。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