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佰企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佰企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佰企网公众号

佰企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世界银行报告:结构性改革利于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型

2021-12-23 发布于 佰企网
长春合影 http://www.zhaopianzhizuo.com/news/html/?497.html

(原标题:世界银行报告:结构性改革利于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型)

世界银行于12月22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简报:经济再平衡——从复苏到高质量增长》指出,从中期来看,中国实现高质量增长需要在多个方面促进经济再平衡。

中国经济继2021年上半年强劲反弹之后,下半年经济活动迅速降温。预计今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8.0%,2022年增速将放缓至5.1%。

经济增长放缓反映了基数效应减弱、出口对增长的拉动下降以及政府继续推动去杠杆等因素的影响。尽管2022全年增长率预计将会放缓,但考虑到政府继今年迅速收紧财政政策后未来将采取更具支持性的财政立场,明年的增长势头有望回升。

中国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包括出现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需要采取更广泛、延续时间更长的防控措施,从而给经济活动造成更大干扰。高杠杆房地产行业长期严重低迷构成另一个下行风险,可能会给整体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报告认为,尽管2022年当局应做好准备放宽财政政策以支持国内需求,提供流动性以遏制房地产企业财务困境风险蔓延,但通过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拉动增长的传统策略已经走到尽头。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芮泽表示:“疫情和随后的复苏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实现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是充满挑战的再平衡之举,但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减少政策权衡取舍。”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个突出挑战:第一,经济增长从外需拉动转向内需拉动,从投资和工业主导转向更多依靠消费和服务业;第二,从以政府领导和监管为重心转向让市场和私营部门发挥更大作用;第三,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世界银行中国局代理首席经济学家乔伊布说:“消除要素市场扭曲,进一步放开受保护的服务业,不仅可以支持经济向更多依靠私营部门拉动的增长转型,也有助于提升高价值服务业的就业占比。”

报告认为,为促进国内消费,可以通过财政改革建立更具累进性的税收制度,同时增加社会安全网和教育卫生支出。扩大碳定价的使用范围,推动电力部门改革,开发更广泛的绿色融资工具,这些将有助于中国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鼓励绿色创新,从而改善中期增长前景。

主要观点:

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会放缓。中国经济继2021年上半年强劲反弹之后,下半年经济活动迅速降温。我们预计今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8.0%,2022年将放缓至5.1%。增速放缓反映了基数效应减弱、出口对增长的拉动下降以及政府继续推动去杠杆等因素的影响。尽管明年增长率预计将会放缓,但在更具支持性的财政立场帮助下,我们预测增长势头可能回升。

中国经济前景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加。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包括出现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会给经济活动造成更大干扰。高杠杆房地产行业长期严重低迷构成另一个下行风险,可能会给整体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短期来看,应继续努力解决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如果内需在疫情久拖不决、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的背景下陷于低迷,当局应做好政策宽松的准备,但也不应放弃遏制金融部门风险进一步累积的努力。

中期来看,中国在向高质量增长转型过程中面临艰难的再平衡。疫情和随后的复苏加剧了内外经济失衡。此外,通过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拉动增长的传统策略已经走到尽头。

当前中国面临三个突出挑战:第一,经济增长从外需拉动转向内需拉动,从投资和工业主导转向更多依靠消费和服务业;第二,从以政府领导和监管为重心转向让市场和私营部门发挥更大作用;第三,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结构性改革有助于促进经济再平衡。以下政策选项相辅相成,可以帮助中国减少权衡取舍,加速向高质量增长转型。

首先,加强企业和银行处置框架可以促进不良企业或倒闭企业有序退出,有助于减少道德风险。消除信贷获取方面的扭曲,可以支持经济向依靠更有活力的私营部门拉动的增长转型。

其次,将注意力转向消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有助于刺激创新和生产率增长。进一步放开受保护的服务业可以扩大优质服务的可及性,提升高价值服务业的就业占比。放开所有城镇地区的户籍限制有助于消除当前的劳动力流动制约,同时也有助于支撑大城市富有活力的服务经济发展。

第三,为促进国内消费,可以通过财政改革建立更具累进性的税收制度,同时增加社会安全网和教育卫生支出。

最后,扩大碳定价的使用范围,推动电力部门改革,开发更广泛的绿色融资工具,这些将有助于中国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鼓励绿色创新,从而改善中期增长前景。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佰企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佰企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佰企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佰企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