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佰企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佰企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佰企网公众号

佰企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美丽社区绽新颜 居民生活步步高

2022-01-02 发布于 佰企网
8424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8424.xyz

  □临报融媒记者李宝荣田学富

  12月6日,记者走进兰陵县卞庄街道和平居委的新建小区,一排排高层楼房映入眼帘,沿街商铺林立,绿树红花掩映的小广场上嬉戏的孩童、拉呱的老人……一切是那么祥和。近年来,和平居委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卞庄街道关于“美丽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居委实际,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延伸建设,社会服务全覆盖,文明新风浸润居民生活,一幅富有现代城市气息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棚户区变新社区

  “做梦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生活越变越好啊!”和平居委的苗贵军想起以前的生活禁不住感慨起来。作为首批入住新建小区的200多户居民之一,他自己都没想过生活能如现在这般幸福。从告别“脏乱差”的棚户区生活,住进如今治安良好、秩序井然、居民乐居的新社区,也不过短短4年时间。

  改造前的和平居委是兰陵县城中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众多、私搭乱建严重、管理难度大的棚户区。“牲畜家禽屋顶乱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睁不开眼、张不开嘴、迈不开腿”是前些年和平居委的真实写照。

  2017年,兰陵县全面启动和平居委棚改工程。和平居委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3年后,在原卞庄三村旧址建设的棚户区改造集中安置小区一期全面竣工。目前,辖区规划7个小区,总人口近万人,流动人口4500多人。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和平居委边建设、边治理,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逐步改造棚户区,探索形成了“党群共治、社企联治、网格精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实现了社区民心由散到聚、社区管理由乱到治、群众生活由贫到富的巨变,连续多年实现无重大刑事案件,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企业新秀变青年先锋

  人才兴则乡村兴。和平居委这两年的发展变化得益于卞庄街道重视人才,选拔有能力、肯干事、热心群众工作的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和“两委”。

  1987年出生于和平居委的张兴隆无疑是优秀青年的代表。张兴隆此前多年在商界摸爬滚打,逐渐成长为兰陵县知名企业新秀。

  生在卞庄,长在卞庄,打小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红色文化的熏陶。张兴隆常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努力不奋斗,不脚踏实地干点事。

  张兴隆从2017年4月开始参与村级工作,并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棚户区改造伊始,张兴隆带领第一小组工作人员深入细致地宣传政策,了解搬迁中存在的困难。遇到村民对工作不是很配合的,张兴隆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不厌其烦地讲解政策,引导村民看大局、看发展、看未来。科学的方案、优惠的政策、得当的方法、有力的措施,和平居委的拆迁路,一步一步地来,一片一片地拆。从2017年4月开始至今,规划建设的七期工程现已完成六期拆迁,建设完成搬迁两期。每期推进期间,张兴隆一直走在最前,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民情,用自己的真诚打动群众。张兴隆向全村群众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群众对张兴隆也高度认可。在今年换届选举中,群众高票推选张兴隆进入居委会。

  疫情防控期间,张兴隆每天战斗在防疫一线,不辞劳苦,不怕危险。他及时了解村民的生活需求,竭尽所能保障群众的正常生活。疫情初期,消毒液供不应求,张兴隆想方设法买到100桶消毒液,捐给居委用于社区消毒。

  今年6月,张兴隆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1月,为推进乡村振兴“三步走”路径,打造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先行区,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村青年双创带头人,由市农业农村局、共青团临沂市委联合举办的临沂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专题培训班开班。张兴隆作为农村青年骨干代表参加学习培训。

  张兴隆说:“组织上的支持和父老乡亲的信任,促使我更坚定了奉献乡村、服务百姓的决心,提升了破解难题、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绝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望,要尽最大努力,带领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乡愁情怀变建设理念

  和平居委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才能真正把卞庄的历史文化、村情实际和新型社区建设联系起来?刚刚学习归来的张兴隆认为,人气旺则乡村旺。卞庄人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留得住乡愁,才能留得住人。今天建设社区,既要连接未来,又要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社区居民有稳定工作的少、收入低的实际,和平居委联合上级有关部门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入手,以社区建设为载体,靶向施策、精准发力,让更多的服务资源聚集在社区,推动社区环境治理、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社区住宅楼设计采用综合体模式,充分利用裙楼、沿街地段,增加营业面积,增加就业机会。

  社区引进20余家企业,在社区建立了劳务服务中心、创业培训中心。通过建立咨询、信息、援助三个平台,强化队伍、技术、资金三个保障,构建就业人员、用工资源两个数据库,实现畅通就业、创业渠道。截至目前,社区联系10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帮助700余人再就业,实现了企业与居民增收共赢、发展共享。

  “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这两年社区的变化一天一个样,也有了很多就业机会,不少人都回来创业了。”和平居委的群众十分感慨。

  “乡愁情怀”建设理念打开了和平居委发展的一片新天地,不少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实现了增收。全村人走上了“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的道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和平居委“两委”一班人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向着新的目标再出发。

(文章来源:临沂日报)

文章来源:临沂日报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 佰企网
    1970-01-01
佰企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佰企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佰企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佰企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