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局势,会将油价推升到100美元一桶上方,目前已毫无悬念。布油(Brent)已经是94.44美元一桶,离100就差几个美刀;美WTI油价也上了93.9美元一桶,上100美元的悬念不大。 这样,美联储就被高通胀逼到了墙角,只能被迫暴力加息打压通胀。 即使3月,美联储不暴力加息,还有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预计,年底的时候美联储肯定会将美元利息加息到2%的上方,甚至更高。十年美债收益率也会突破3%。 美联储,现在像极了一只风箱里的老鼠,被华尔街逼到了墙角。 据Wolfstreet这篇文章,如上截图,上周美国30年房贷利率,由于十年美债收益率突破2%,三十年房贷利率突破4%。而在2018-2019年,三十年美国房贷利率一度是突破5%。 只要美联储上半年多次加息后,下半年,9-12月,美国的三十年房贷利率就会突破5%。而且,下半年美联储将开始缩表。 所以,大概率,美国房价会在9月份开始由于房贷利率走高而见顶回调,并将随着美联储的不断加息而盘整或走低,假如2023年十年美债收益率突破3.5%,则美国房价会在2023年崩盘。如果十年美债收益率不突破3.5%,则将是2023年美国房价阴跌。 美联储加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房贷利率走高,然后房子卖不出去了。极少部分极其激进的加杠杆高位买房的美国对冲基金,就有可能会爆仓。房价回调后,房租也会跟着走低,这样CPI就下来了。美联储打压通胀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美联储若是过度加息,会引发美国打工人断供。 5%以上利率的房贷,某些美国打工人就还不上月供了,咬咬牙也不行。物价上涨,食品汽油电费支持暴增,工资不够,只能傻眼断供。 工资涨5%,综合物价涨7.5%,油价食品涨幅更高,保险费也大涨。月供上涨后,除了断供后睡大街,还能咋样?无家可归后,就有可能会失业离婚,这辈子就毁了。 美联储若是敢加息到3%,并维持2年以上,三年之后美国无家可归人数会大增,可能会从目前的官宣近60万,直接突破80万。 这是穆迪的美国房价指数,来自官网,如上截图,2020年三季度后,由于美联储的大放水,美国房价开始了一轮暴力拉升。 有些美国人在美股的仓位翻倍后,有钱能买好房子,不差钱。这个,是房价能大涨的购买力因素。 这是福布斯(Forbes)2020年1月的文章,讲美国的对冲基金利用低利率,大举吃进美国的房子,然后出租。 这篇文章,讲退休金将整个街区的房子都买下来,出租,收取租金。 就是说,最近几年美国房价的大幅拉升,有大资金(对冲基金,退休金等)入场建仓后出租,谋求稳定的现金流收益。 美联储大放水,压低利率,给这些大鳄的加杠杆建仓提供了便利。 这些,都是专业人士。所以,美元利率如果加息到2-3%的上方,十年美债收益率突破3%,甚至突破3.5%,他们就会高位出货,将赚的钱落袋。 最近几个月,美国房租暴涨,也是有大资金手里房源多,一次性涨租很方便的因素。 某地小区的业主,还要在小区业主群里喊几句,才能联合涨租涨价。对冲基金的房源,公司内部决定后,直接宣布涨租。 所以,美国房租涨这么猛,拉动CPI上1月的7.5%。 一旦房价因美联储加息而崩,这些大资金就会趁机抄底。这个,就像美股那样。美股如果大跳水,跌去1/3以上那种,也会被大资金抄底。 金融恐慌,对于大鳄来说是暴利机会。背锅的则是美联储。 所以,美国的大资金,拉高房租房价,拉高油价,一点都不含糊。 房租大涨,油价大涨,CPI就爆表,美联储就只能被迫暴力加息。 这篇文章,讲对冲基金贝莱德(Blackrock)比美国刚需出价高20-50%大举吃下房源。大资金的融资成本比美国刚需小年轻夫妇便宜。 据这篇文章数据,美国普通家庭持有1620万套独门独院住房(Single-familyhouse),但是对冲基金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已经持有30万套独门独院住宅供出租。 在公寓这个领域,机构投资者拿的房源更多。美国家庭倾向于买带院子带地皮的房子。 这些机构投资者建仓房地产,就跟他们建仓美股一样,会:低吸高抛。 十年美债收益率一旦突破3%,绝对将是他们高位套现的信号。 十年美债收益率一旦突破3%,美股也会大回撤,部分美国刚需家庭在股市的资产缩水,用来买房的预算也会缩水。 所以,美联储暴力加息后,十年美债突破3%,基本上就是美国房价的大拐点。那之后的每一次加息,都会增加美国房价的崩盘风险。 如上美国房价指数,2020年大放水之后,房价快速拉升,差不多是鸡狗(机构)们出货的时刻。 资本主义的镰刀,是非常锋利的。崩盘,才能捡到满地带血的筹码。 手机号码大全列表 https://www.latestdatabase.cn/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佰企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