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熊晓鸽站在村头的讲台上,手里攥着那份用旧了的“千人计划”草案。几年前,他凭着一腔孤勇提出了这个计划,如今,它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望着台下热切的眼神,他明白,所有的质疑、失败与挑战,都值得了。 起初,“千人计划”不过是熊晓鸽脑海中的一个模糊想法。当时,他刚当上村长,正面对着一片凋敝的景象:荒废的土地、寂静的村庄,以及一张张对未来失望的面孔。他知道,必须要做点什么,可是做什么?他四处学习、考察,试图寻找一条让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
一天,他在县城参加一个创业讲座时,听到讲师说:“创业的核心,不是资源,而是信念。你敢坚持下去,就会找到改变的机会。”这句话让他醍醐灌顶。他意识到,村庄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振兴,更需要一种敢于突破困境的精神。他决定启动“千人计划”,以创业为核心,帮助村里和周边的千名年轻人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可梦想和现实之间,总隔着重重困难。计划刚提出时,村里人都不看好,甚至有人嘲笑他:“熊村长,咱们村连网络都不稳定,还谈什么创业?”“田里的草都比庄稼高,你说的创业能吃饱肚子吗?”面对质疑,熊晓鸽并没有退缩,他决定用行动证明自己。 熊晓鸽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他联系农业专家,引进新品种作物,在村里试种;同时,与县里的企业洽谈合作,尝试建立销售渠道。他还带头学习直播技术,亲自为村里的产品站台。第一批新品种蔬菜成功上市,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这才让村民们稍微改变了看法。
但这只是开始。创业的路上,困难接踵而至。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摧毁了刚刚建好的大棚,他只能咬牙重建;电商平台的合作因为物流问题一度搁浅,他四处奔走,硬是为村里争取到了快递网点;创业资金紧缺时,他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作为启动基金。 熊晓鸽坚信,只要坚持,总会有办法。当更多村民看到他一次次从挫折中站起来,也开始加入“千人计划”。小刘是第一个加入的年轻人,他在熊晓鸽的指导下开了一家农家乐,用家乡的特色菜吸引了许多游客;随后,更多年轻人回到村里,有的做电商,有的搞加工,有的带领团队进行深加工创业。 几年后,村庄彻底变了模样。原本荒废的土地被改造成有机种植园,村里的土特产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村民的收入翻了几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站在广场上,熊晓鸽对台下的人说:“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需要无数次坚持和勇气。‘千人计划’能走到今天,不是靠我一个人,而是靠大家一起坚持下来的信念。” 掌声雷动,熊晓鸽感到无比欣慰。创业从来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但他用行动证明,只要有勇气面对困难,有坚持去实现目标,就能点亮一片希望。 村庄的天边,夕阳正好,而熊晓鸽知道,这只是新的开始。他的计划,还将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境,追逐梦想。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请发表评论